Loading AI tools
鳩摩羅什門下的十位傑出弟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什门十哲是佛教名相,“什”指的是中国佛教三论宗初祖,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注 1]的“ 鸠摩罗什 ”三藏法师;“什门十哲”是指鸠摩罗什门下的十位高足,十哲分别是:道生、僧肇、道融、僧叡、昙影、慧严、慧观、僧䂮、道常、道标[1]。十哲是罗什法师三千门徒中的精英,译经事业的得力助手。其中道生、僧肇、道融、僧叡四人并称为“什门四圣”(关中四圣)[2];僧叡与僧肇二人,并称为“三论宗二祖”,在汉地龙树菩萨中观思想的弘扬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
另外还有以道生、僧叡、道融、僧肇为“什门四杰”;昙影、慧观、道恒、昙济为“什门四英”的说法,合四杰、四英称为“什门八俊”[1]。
竺道生(355年-434年),东晋刘宋钜鹿人,俗姓魏。幼年随竺法汰出家,数年后到卢山依止慧远大师静修七年,天资颖悟,一览能诵,后游长安依什公门下受学[3]。在《大般涅盘经》还未传入建康时,据《六卷涅盘经》提出“顿悟成佛”、“善不受报”、“一阐提人皆得成佛”等主张,大众听其主张,认为是异教邪说,便被摈出僧团。于是道生大师便隐居在苏州虎丘山,聚石为众,为石头说法,在讲《涅槃经》到阐提有佛性时,众石皆应声点头[4],这就是佛教中“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公案[5]。后来汉地译出《大般涅槃经》,世人赞誉道生先见,便称他为“涅槃圣”,为关中四圣之首。著有《二谛论》、《佛性常有论》、《佛无净土论》[6]及《法华义疏》、《维摩注解》等论疏。道生是佛学中国化的第一人,也是挣脱“格义”佛教的第一人[1]。
僧肇(384年-414年),东晋长安人,俗姓张。幼年时家贫,受人雇佣抄书为业,喜读道家老庄,在读到旧《维摩经》时深有感悟而说:“知所归矣。”[1]于二十岁时出家为僧,善学《方等》[7]诸经,深通三藏,在知道罗什在姑臧后,便前往依止,参与译事,详定经论,解悟深义,被喻为“解空第一”,为,关中四圣之一。弘始六年(404年),鸠摩罗什译出《大品般若经》,僧肇作《般若无知论》呈罗什,受到罗什与慧远的赞赏,另著有:《物不迁论》、《不真空论》、《涅盘无名论》、《注维摩诘经》等,肇师的弟子将其结集合成《肇论》[8]。晋安帝义熙十年(414年)卒于长安,时年三十一岁[9]。
道融(生卒年不详),又名僧融,关中四圣之一,南梁汲郡林虑人,十二岁出家,住九江东林寺[10],后参与罗什译事,善讲《中论》与《法华经》,著有法华、大品般若、金光明、十地、维摩诘等经的义疏。晚年于彭城讲法宣教,随行门徒有三百人,从学问道的有千余人,世寿七十四岁[1]。
僧叡(373年-439年),刘宋魏郡长乐郡人,十八岁出家,拜僧贤为师,听僧朗讲《放光般若经》,二十二岁时即博通经论,声明远播,为关中四圣之一[11]。后加入什公译经队伍,在解释法华经句:“天见人,人见之”为“人天交接,两得相见”,使罗什惊服。著有《大智度论》、《中论》、《十二门论》、《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所说经》……等经论序[1]。
元嘉十六年(439年),法师身无疾病,却忽然召集僧众向大家告别,随后入房沐浴净身后,烧香礼佛,面向西方合掌坐化圆寂,世寿六十七岁,当日寺里见有五色香烟从僧叡的僧房飘出[12]。
慧严,(363年-443年),刘宋豫州人,俗姓范,十六岁出家,于鸠摩罗什座下受学,深解经论,善于言说。罗什圆寂后,到建康东安寺,受到宋高祖的器重,宋文帝在位时,常向法师请示佛法,著有《无生灭论》及《老子略注》等书[13]。《大涅槃经》刚传进中国时,与慧观、谢灵运合译,将北本《涅盘经》四十卷改为三十六卷,称为“南本涅槃经”[1]。
慧观,(366年-436年),刘宋清河郡人,俗姓崔,先依止庐山东林寺慧远大师,后来鸠摩罗什来到汉地以后,前往亲近依止修学。慧观法师风神秀雅,思入玄微,其所著的《法华宗要序》受到罗什三藏的称扬赞赏。因通达十诵律宗旨,精研律学,为罗什门中的戒律学者[1]。晚年住持杨都道坊寺弘扬佛法,卒于宋文帝元嘉十三年,世寿七十一岁[14]。
昙影,(生卒年不详),本性谦和,因家贫而志于学,多闻而学识广博。善讲《妙法莲华经》及《光赞般若经》[15],每次开讲说法有上千僧俗听讲[16]。到了关中以后,受到姚兴的礼遇,敕令昙影进驻逍遥园协助罗什译经,著有《法华义疏》及《中论注》。晚年隐栖终老,世寿七十岁。
僧䂮[注 2],(344年-416年)[17]姚秦浔阳人,俗姓傅。少年出家,依长安大寺的弘觉为师,通达内外经论,因戒律清净,行持严谨。姚兴任命为僧正,使正纲纪,并参与罗什大师于长安大寺的佛经翻译工作[18],为译场助译[3]。于姚兴文桓帝弘始十八年,圆寂于长安大寺,世寿七十三岁。
道常,(346年-417年)又称为道恒,姚秦时期蓝田人[19]。法师幼年即显宿世善根,八、九岁时与玩伴捏沙成佛塔。法师幼年丧父,侍奉后母至孝,二十岁后母过世后便出家为僧,深入佛理,学通内外典籍。当得知鸠摩罗什入关后,便前往依止修学,他的才思清敏受到鸠摩罗什大为嘉许。协助罗什的译出许多经典,负责笔录其口译经文,写序、校正及译文润饰等工作[3]。著有《释驳论》、《百行箴》。卒于东晋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年),世寿七十二岁[20]。
道标(生卒年不详),他的生平仅在《高僧传》的《释道恒》传中有略述:“秦姚兴以恒、标二人神气俊朗,有经国之量,乃敕尚书令姚显敦逼恒、标署道助振王业。并亲书之曰:‘卿等皎然之操,实在可嘉,但君临四海,治急须才,…望体此恒不以守节为辞也。’恒、标不从;姚复致书什公。什亦婉辞:‘…伏膺佛道…,道以启悟童稚,助化功德也,愿陆下放既往之恩,纵其微志也。’道标也在罗什译场协助翻译[3],著有《舍利弗毘昙序》、《吊王乔文》,其余生平均无记载。[2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