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点圈打击率为近期[何时?]兴起的一种打击指标,指打者在跑者进占得点圈时,打者击出安打的几率,由于先发九棒中的三、四、五、六棒通常在上场时,垒上经常是有跑者的状态,因此得点圈打击率有时可视为这中心打者的打点能力指标。但此一指标也适用于代打,由于有时教练团因为得分上的需求考量,可能会在比赛后半段派出代打者代替得点圈打击能力较差的先发球员上场打击,故得点圈打击率也可以是代打者打点能力优劣的指标。
公式
意义
此打击率指标为近期常用以评断中心打者或代打者好坏的依据,因此可作为在安排 中心棒次或派任球员代打时参考。由于中心棒次或代打者上场时,经常是垒上有人,尤其是攻占得点圈时,故得点圈打击率可作为先发打者棒次安排或代打球员派任时的参考依据。
盲点
由于得点圈打击率只是跑者攻占得点圈时,打者在该情境打数下击出安打之可能性,但打点圈打击率高之球员,不见得在垒上无人时亦能如得点圈有人时亦有如此表现,因而在安排中心棒次打者时,由于时常会有无人在垒时之打席机会,打击率也得要纳入参考才能准确安排棒次。代打型球员由于是任务型角色,故没有此盲点限制。
参考资料
- 得点圈打击率在台湾棒球维基馆上的页面(繁体中文)
这是一篇与棒球相关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