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非狮(Panthera leo leo),也叫北非狮、阿特拉斯狮,是狮子的第二大亚种和指名亚种之一,但IUCN尚未对该亚种进行评估,因此待确认,目前暂定为野外灭绝。现时在欧洲只有少于40只饲养的北非狮,全球则少于一百只。
北非狮(英语:Barbary lion)以柏柏里海岸得名。它们曾是罗马人的斗兽、牧民的敌人、苏丹的宠物、狩猎非洲的终极目标。这个亚种的狮子是指名亚种,也是在西方世界最早被认识、命名的亚种。形貌特征比其他亚种都更接近老虎。生活习性也同老虎类似倾向于独居。
北非狮以往分布在北非,由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至埃及。野外最后的北非狮是于1922年在阿特拉斯山脉被射杀[1]。相信它们不单在野外灭绝,连同饲养的也都已经消失。不过,在一些动物园或马戏团内可能仍有北非狮的存在。
北非狮通常被认为是狮子亚种中最重的。雄狮重180-272公斤,雌狮则重130-180公斤,约有孟加拉虎的重量。一些历史悠久的文献指一些雄性北非狮可重达270公斤,一些学者却指它们的重量被夸大了,即便是圈养的北非狮的样本太小也未必能够达到这大小,无法断定是最大的狮子亚种,可能只有如东非狮子的大小[2]。
根据头颅骨的DNA测试,于中世纪饲养在伦敦塔内的是北非狮[3]。放射性碳定年法检测后发现,这些头颅骨属于1280年至1385年及1420年至1480年。山口伸行博士指前2000年沿尼罗河及西奈半岛文明的增加,基因流动受到阻碍,令北非狮被孤立出来。它们在约100年前仍然分布在非洲西北部的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及摩洛哥的野外[3]。
于19世纪及20世纪初,酒店及马戏团内均会饲养北非狮。在伦敦塔内的狮子于1835年因人道问题而迁往伦敦动物园[4]。
在莱比锡动物园有一只是北非狮。另外在林普尼港野生动物园内,就有12只狮子是摩洛哥苏丹所饲养的后裔,相信也是北非狮。再者,有11只怀疑是北非狮的狮子在亚的斯亚贝巴的动物园。
以往科学家认为北非狮的特征在于其外在形态,尤其是它们较厚的鬃毛。但是多种外来因素也可以影响狮子的外观,如气温[5]。由于欧洲及北美洲动物园的气温较低,一般的狮子也会长出如北非狮般的鬃毛。故此特征已不被认为是适合分辨北非狮[6][7]。
在一些北非狮后裔中发现了一个独有的线粒体DNA单模标本,故其亚种地位得以确立。这个发现可以帮助在分子层面分辨北非狮[7]。五个样本发现摩洛哥苏丹所饲养的后裔并非源自北非狮[7]。另外一只在新维德县动物园的狮子,根据线粒体DNA的测试结果,发现并非源自撒哈拉以南非洲,故有可能是北非狮的后裔[8]。
在比较北非狮、穴狮、亚洲狮及其他非洲狮子的头颅骨后,发现北非狮与亚洲狮有相同的特征:非常狭窄的眶后棒。这显示北非狮与非洲北部及亚洲的狮子是近亲。另外,于80年至100年间灭绝的南部欧洲狮,可能就是它们之间的连系。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