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威廉·詹姆斯·比尔(英语:William James Beal,1833年3月11日—1924年5月12日),美国植物学家。比尔利用玉米的杂种优势培育出了产量更高的杂交玉米,创立了比尔植物园,还开始了一项持续时间超过100年的发芽实验。
1833年,比尔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阿德里安[1]。他的父母是从纽约州移民到密歇根州的贵格会信徒。比尔幼时成长于森林中,周围环绕着各种本土植物和动物[2]。
比尔于1859年获得密歇根大学古典学学士学位,随后在联盟泉的一所学校担任自然科学教师;两年后,比尔辞职就读哈佛大学,并获得理学士学位,其后回到联盟泉继续从事科学教育工作。比尔于1863年和汉娜·普罗德结婚。1869年,比尔于芝加哥大学短暂任教一段时间,1870年加入密歇根农业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前身)担任教职,直至退休[3][4]。
1870年至1910年,比尔在密歇根农业学院担任植物学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成果是利用异花受精,基于只有8竖排玉米粒的印第安玉米,培育出有24竖排玉米粒的杂交玉米。相比印第安玉米,比尔培育的杂交玉米产量更高、更耐寒、更强健[5][6]。比尔最早使用杂交技术提升了玉米的产量,因此被称为杂交玉米研究的先驱之一,而杂交玉米被称为“二十世纪的奇迹”[5][7]。比尔的这一研究成果来自于19世纪晚期很多著名科学家的启发。在比尔就读哈佛大学时,查尔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刚刚问世;达尔文对遗传的研究对于比尔产生了很大影响[5]。比尔还安排了利伯蒂·海德·贝利作为哈佛大学阿萨·格雷的助手进行工作,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8]。
比尔在密歇根农业学院任教早期,学院的规模还很小,最初只能容纳82名学生,后来扩建后也只能容纳150名学生。比尔形容学院“年轻,穷,小”。由于教师不足,除了植物学课程,比尔还教授文学、历史、土木工程等课程[9]。1887年比尔参与建设的“学院村”后来成为了今日的东兰辛[4]。
1879年,比尔开始了一项持续时间超过100年的实验。他将20个瓶子埋在地下,每个瓶子中装有21种植物的种子,每种种子50粒,然后填满沙子。埋藏时瓶口朝下,以避免进水。每隔五年,挖出一个瓶子,种植其中的种子,观察发芽的数量。比尔退休后,实验交由他人继续负责;比尔的继任者决定延长这一实验,改为每隔十年挖出一个瓶子;此后比尔的继任者的继任者又决定改为每隔二十年挖出一个瓶子。最近一次挖出瓶子是在2000年,21种植物仅有2种有种子发芽。目前实验仍在继续,将于2020年挖出下一个瓶子,预计实验将于2100年结束[10][11][12][13][14][1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