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利娜拉·伊斯拉莫芙娜·卡里莫娃(乌孜别克语:Gulnora Islomovna Karimova;1972年7月8日—)是乌兹别克斯坦首任总统伊斯兰·卡里莫夫的长女。她亦是一个外交官、教授和商人,亦是乌兹别克斯坦文化及艺术论坛信托基金委员会的创办人兼主席和乌兹别克斯坦一些专注文化和社会事务的非政府组织的成员[1]。
此条目需要更新。 (2020年4月15日) |
根据英国广播公司引述卡里莫娃的录音,她在2014年时遭到软禁,2016年10月,有消息指出卡里莫娃已遭毒杀身亡,但乌兹别克斯坦官方政府拒绝回应此问题[2][3][4]。2015年,有组织犯罪和腐败报告计划指出卡里莫娃向北欧和俄罗斯的电讯公司索取10亿美元贿赂,以协助它们进入乌兹别克斯坦市场。卡里莫娃亦因贪污被乌兹别克斯坦调查,但她否认指控[5]。
早年生活和学历
1987年,卡里莫娃曾在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统计委员会实习,翌年她在塔什干青年数学学院毕业。1989年至1994年,卡里莫娃就读塔什干国立大学,取得国际经济学学士学位。在她就读大学二年级时,她在乌兹别克斯坦商工会担任翻译员。1992年她在纽约时装技术学院完成珠宝设计课程[6]。
1994年至1996年间,卡里莫娃入读乌兹别克斯坦经济学院科学院,并取得硕士学位。1994年至1995年,她在塔什干的世界经济及外交大学政治学系担任实习教师,其后又在1995年夏天至1996年在乌兹别克斯坦外交部从事政治分析及预测的工作,她当时亦为国家安全委员会和总统撰写分析报告。
1998年至2000年,卡里莫娃入读哈佛大学,取得区域研究硕士学位[7]。与此同时,她亦被塔什干的世界经济及外交大学收录,并在翌年取得政治学博士学位。2009年,她成为世界经济及外交大学政治学系主任。她亦在2006年取得塔什干资讯科技大学的电讯文学士学位[8]。
事业和活动
1995年夏天至1997年期间,卡里莫娃担任乌兹别克斯坦外交部部长的顾问,任职期间她协助举办在塔什干举行的“中亚无核武区”国际会议[9]。
1998年和2000年至2003年期间,卡里莫娃曾两度担任乌兹别克斯坦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4]。2003年至2005年,她成为乌兹别克斯坦驻俄罗斯大使馆公使衔参赞,2005年至2008年任外交部长的顾问。2008年2月,她获任命为外交部副部长,负责国际合作及人文事务。同年9月,卡里莫娃成为乌兹别克斯坦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团团长,2010年1月成为乌兹别克斯坦驻西班牙大使[10]。她是日内瓦外交俱乐部的会员[7][11]。
据美国驻乌兹别克斯坦的外交官透露,卡里莫娃“在所有赚钱的买卖当中都要强行分一杯羹”,并视她为“强盗贵族”[13]。
卡里莫娃被指控制乌兹别克斯坦的国营手提电话网络乌兹别克斯坦流动电讯,以至乌兹别克斯坦的医疗系统和传媒行业[14]。但是,自2007年6月起,乌兹别克斯坦流动电讯便被俄罗斯和独联体最大的手提电话网络商移动电话系统收购[15]。2009年12月,卡里莫娃被瑞士杂志《预算》形容为乌兹别克斯坦最富有的10名女性之一。
据瑞士杂志《预算》的访问,卡里莫娃否认自己在瑞士投资:“这些资料都是反对我的人影射而成的。我的名字与一些公司的关系早被提及很多次。”[16]
2014年3月,瑞士检察官办公室决定就一宗洗钱案对卡里莫娃进行调查[17]。这宗2012年的案件聚焦在卡里莫娃的四个盟友上。
2005年,卡里莫娃成立乌兹别克斯坦首个独立智库“政治研究中心”[4],聚焦在对当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内政及外交议题、地区安全、经济发展及国际合作方面的科学研究。中心亦就这些议题准备了资料性、分析性及预后性的材料。“政治研究中心”其后扩至全球超过25间研究中心[18]。卡里莫娃亦是《乌兹别克斯坦与中亚》的总编辑[19]。
卡里莫娃在乌兹别克斯坦成立了五个非政府组织,其中两个组织社会活动支援基金和妇女理事会公共协会举办了“乳腺癌问题医疗方面和公共机构的作用”会议[20]。2006年,卡里莫娃领导的社会活动支援基金提倡使用小额贷款协助乌兹别克斯坦的女性农民[21][22]。
卡里莫娃是2004年春季创立[23]、乌兹别克斯坦最大的非政府组织乌兹别克斯坦文化及艺术论坛的创办人兼主席[24]。2010年12月24日,国际奥委会向鸟兹别克文化及艺术论坛授予“鼓励年轻人体育”奖杯,以表扬论坛对体育的贡献[25]。
卡里莫娃亦在2010年起以鸟兹别克文化及艺术论坛、妇女理事会和乌兹别克斯坦国家乳癌协会的名义举办名为“生命之命”的慈善马拉松运动[4]。10000名乌兹别克斯坦人参与了该次马拉松[26][27]。2012年,卡里莫娃在马拉松中捐出2500万乌兹别克斯坦索姆给国家乳癌协会以供购买癌症药物[28] 。2012年4月,卡里莫娃宣布成立“乌兹别克斯坦社会责任公民论坛”,以支援乌兹别克斯坦公民的社会倡议[29][30]。
2004年,卡里莫娃成立了一个艺术节以支援青少年的艺术创作。在2009年足球员萨缪埃尔·埃托奥和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更同意支持卡里莫娃的此一艺术节[31]。卡里莫娃亦创立了青年选秀比赛,自2005年首办起吸引了388000人参加,参赛作品涵盖资讯科技、农业及设计、社区创新和诗词等[32]。
2006年,卡丽莫娃以乳名“古古莎”作为艺名,发布她首部音乐作品“不要忘记我”。根据英国《卫报》的评论,这部音乐作品旨在提高她在乌兹别克斯坦的知名度[33]。她亦曾在其后的音乐作品中与胡利奥·伊格莱西亚斯[34]和热拉尔·德帕迪约合唱[35]。
卡里莫娃曾在2009年3月为萧邦表设计珠宝[36]。据法国24的报道,珠宝的销售收益拨归于新一代儿童节[37][38]。
2011年9月,在人权观察及其他组织关注卡里莫娃与乌兹别克斯坦政府的关系及乌兹别克斯坦政府的人权纪录后,卡里莫娃被禁在纽约时装周展示自己的作品。据人权观察表示,卡里莫娃的设计动用了200万名童工,他们每年被迫罢学两个月去采集时装设计用的棉花[39]。
个人生活
1991年,卡里莫娃下嫁美国商人曼苏尔·马苏迪,育有一子伊斯兰和一女伊曼。两人于2001年离婚,卡里莫娃取得其中一名孩子的抚养权,而另一个孩子则拨归马苏迪[40],但卡里莫娃同时将两个孩子带回乌兹别克斯坦。卡里莫娃因此被美国政府通缉,而乌兹别克政府为了报复,亦通缉马苏迪,并拘捕马苏迪的亲人[41]。
2003年,乌兹别克斯坦外交部长索季克·萨福耶瓦伊被传与卡里莫娃结婚。在2001年,萨福耶瓦伊被传会成为时任乌兹别克斯坦总统伊斯兰·卡里莫夫的继任人,故开始传出萨福耶瓦伊与其女儿卡里莫娃结婚的消息[42]。但是,传言被乌兹别克斯坦外交部否认。而被指散播传言的英国广播公司被乌兹别克斯坦第一副部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指控侵犯萨福耶瓦伊和卡里莫娃的隐私[43]。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