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伯克陨石坑
月球撞击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卢伯克陨石坑(Lubbock)是月球正面位于丰富海西侧边沿的一座小撞击坑,其名称取自英国数学家暨天文学家约翰·威廉·卢伯克(John William Lubbock,1803年-1865年),1935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描述


该陨坑西侧毗邻大小类似的李奇陨石坑、北面坐落了较大的塞奇陨石坑,梅西耶陨石坑位于它的东北偏东、东面及西南分别横亘了已损毁的谷登堡环形山和卡佩拉环形山。卢伯克陨石坑的北面延伸着塞奇山脉、沿东北、南面和西南分别分布有梅西耶月溪、郭克兰纽月溪和谷登堡月溪,该陨坑西北毗邻静海、东南濒临丰富海、南面蜿蜒着塞奇月溪[1]。该陨坑中心月面坐标为3.99°S 41.79°E,直径14.09公里[2],深约2.28公里[3]。
卢伯克陨石坑外观轮廓略似卵状,其西北偏北-东南偏南向稍长。坑壁狭窄、矮浅,西侧段显示有数座错落的壁峰而,东侧段则分布有一处小峪口。该陨坑坑壁最大高出周边地形530米[3],坑内地表较为平坦,没有其它醒目的地貌结构。
卫星陨石坑
按惯例,最靠近卢伯克奇陨石坑的卫星坑在月图上以字母标注在该坑中心点的旁边

卢伯克 | 纬度 | 经度 | 直径 |
---|---|---|---|
C | 4.8° S | 39.8° E | 8 公里 |
D | 4.5° S | 39.1° E | 13 公里 |
G | 3.7° S | 39.2° E | 10 公里 |
H | 2.6° S | 41.8° E | 10 公里 |
K | 5.1° S | 38.3° E | 7 公里 |
L | 4.9° S | 39.3° E | 7 公里 |
M | 0.3° S | 38.6° E | 19 公里 |
N | 1.5° S | 39.7° E | 26 公里 |
P | 2.9° S | 39.5° E | 7 公里 |
R | 0.1° S | 40.4° E | 24 公里 |
S | 0.7° N | 41.2° E | 24 公里 |
参考文献
另请参阅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