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售卖土地表,俗称“勾地表”,曾经是香港特区政府拍卖政府土地的一个途径,此制度在亚洲金融危机后(1999年)推出,[1]在当时,它与另一传统的拍卖官地机制──“常规卖地”同时施行。简单的说“勾地”就是土地在正式挂牌出让前,由对该土地感兴趣的单位向政府表明购买意向,并承诺愿意支付的土地价格。
香港在长期实行“勾地”制度后,由于成功售出的土地不多,引致私人住宅建成量大减,房屋供不应求造成住宅楼价和租金屡创新高,引发强烈民怨。[2]到2013年2月,政府宣布取消勾地制度。[3]
历史
“常规卖地”是政府定时(主动)拍卖官地机制。在拍卖会上有人举牌竞投,投价最后的银码比官方内定的底价高便成交,否则该土地便由政府收回。
受2003年严重呼吸道综合症大爆发(SARS)影响[来源请求],传统的“定时拍卖官地”令香港土地供过于求,出现“流拍”现象,所以停办。在2004年,政府全面采用“勾地”机制卖地。
在2008年一年内,全香港只有一幅位于西贡、面积约200平方米的土地[4]成功通过“勾地”制度售出。2009年有大型地产发展商批评“勾地”制度难以吸引发展商“勾出”土地,无地建屋已造成楼市供求失衡。[5]
2013年2月28日,时任行政长官梁振英宣布于下年度起(即2013-2014年度)取消勾地制度,以便小型地产商竞投政府土地,有利房地产市场发展。[6]由1999年有勾地制度以来,共有58幅土地被勾出,当中包括49幅住宅用地。[7]
勾地机制的程序
在“勾地”制度下,香港地政总署定期列出公开的土地储备表《供申请售卖土地一览表》,即是俗称“勾地表”。有意买官地的公众人士,包括地产发展商,可向地政总署提出申请“勾地”,并报出底价。政府收到申请,若果有关提价合乎政府估计的市场价格之十成(注:在勾地表取消前夕,官订市价的八成也可以),就会将该地块按规定“勾出”,并在规定期限内组织其招标或拍卖,公众拍卖会上价高者得,提出勾地者必须参与该次竞价,但其报价不得低于它申请时的底价。若果拍卖时“不到价”,即是不达到官订拍卖当时秘密底价,地政总署有权收回,并留作下次再拍卖,直至等于或高于政府预期的价格为止。如果拍卖时无人提出等同或高于勾地者申请时的提价,政府有权没收原先勾地者的按金。该按金是保证是次拍卖价不会低于勾地者原先的提价。
在卖地过程中,政府不会提供任何优惠予勾地申请者,如申请者最终不能买得土地,发还按金时也不会给予利息。
勾地个案
影响
有人认为“勾地”制度使到香港土地供应数量符合市场的实际需求,降低了对市场的干扰,也确保了土地以合理价格卖出。不过也有人认为现行的勾地制度有一些问题,政府在实施时往往只许地价升,不许跌,扭曲了市场的正常价格起落;而且政府不公开勾地表内各幅土地的底价,人为制造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增加土地被勾出的难度,导致拍卖稀少,变相进一步收紧土地供应。[8]
香港实施“勾地”制度期间,土地供应在长时期变成由大型地产商主导,长期的房屋供应短缺以及楼价和租金大升造成各种社会问题,逐渐撕裂香港社会。[9]面对楼价严重脱离一般人的负担能力,越来越多香港年轻人对置业感到绝望。[10][11]
数量
年份 | 用途 | 面积(公顷) | 数量 |
---|---|---|---|
2008 - 2009 |
酒店 | 8.3412 | 10 |
住宅 | 47.9956 | 40 | |
商业/商贸 | 5.9988 | 10 |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