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文化》(英语:The Two Cultures),是英国科学家和小说家C·P·斯诺,于1959年在剑桥大学瑞德讲座英语Rede Lecture第一部分的标题[1][2]。它的论点是“整个西方社会知识分子的生活”被名义上分成两种文化,即科学人文,对解决世界上的问题是一个重大的障碍。

讲座内容

讲座于1959年5月7日在剑桥大学评议会大楼举行,随后出版为《两种文化与科学变革》的书籍。这次讲座和扩充后的书籍内容,源自一篇于1956年10月6日,由C·P·斯诺在《新政治家》杂志发表的文章。而这篇文章,亦题为《两种文化》[3]。以图书形式出版后,斯诺的演讲被广泛阅读,并在大西洋两岸广泛讨论,以致他在1963年撰写了一个后续: 《两种文化与第二种见解》- 两种文化与科学变革的扩充版[4]

C·P·斯诺的立场可以概括为文章里一个经常重复的部分,他写道:

曾经有很多次,我与一些人在一起聚会,根据传统的标准来说,他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并一直对科学家的无知而表现出兴致勃勃的,难以置信的样子。有一两次我被激怒了,于是质问他们之中,有多少个能够清楚地解释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的定律?令人沮丧的回答同样是否定的。然而我问的这一问题大概就是将“你读过莎士比亚吗?”这一问题转为科学语言描述的一样[5]
现在我相信如果我当初问的是一个更简单的问题 - 例如,“你认为质量加速度是什么意思?”即与“你能阅读吗?”这一问题转换为科学语言后是等值的。他们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当中,不会有超过十分之一的人,会认为我在表达同一个意思。所以说,当现代物理学的大厦不断增高时,如今西方世界中大部分最聪明的人,对它的洞察也正如他们新石器时代的祖先一样[5]

影响力

斯诺的演讲谴责了英国的教育系统。自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运用了科学和工程学的资源,过度地投入在人文学(尤其是拉丁语希腊语)的教育。尽管它们的科研成果,已经替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决定性地胜利[6]。这实际上剥夺了英国精英(政治界,行政界和工业界)所需要的充足准备,以管理科学化的现代世界。相比之下,斯诺说,德国美国的学校,正试图为他们的公民,给与科学和人文学同等的资源。更好的科学教育能使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在科学化的时代更有效地竞争。后来两种文化的讨论,渐渐模糊斯诺最初的重点 - “英国的教育系统和社会阶级,与这些互相竞争的国家之间的差异[6]”。

两种文化描述的是五十年前的英国,可是在五十年后的今天,这个问题仍然存在。《两种文化与科学变革》这本书,经常被文化研究论文引用,C·P·斯诺更被誉为最先提出两个文化这个问题的人,可能比他的作家身份更加有名。他在书中对英国教育制度的评价,许多细节虽然与现在的社会截然不同,但最聪明的学生不选择修读科学的核心问题仍旧存在,因为他们多选择最能赚钱的商科[7]

2008年,泰晤士报文学副刊的“二战以来最影向西方公众话语的100本书名单”,包括了《两种文化与科学变革》[2]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