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士威道[1](英语:Kingsway)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大温哥华地区一条主要街道,西北起温哥华快乐山缅街交界处,东南至本拿比新西敏的市界线,并在此驳上新西敏的第12街。京士威道是大温地区最长的街道之一,沿线风貌亦随地区而异:京士威道在温哥华东区的路段布满东亚裔和南亚裔居民营运的商店和餐馆,而本拿比西南部的一段京士威道则是铁道镇的主要商业走廊。京士威道是连接温哥华市和本拿比市的主要通道之一,而温哥华架空列车博览线千禧线共构路段的轨道亦在温哥华市域多利街至本拿比市爱德蒙斯街之间大致与京士威道平行。

Thumb
京士威道在界限道以东本拿比市内一景,温哥华架空列车路轨在此处跨越京士威道
Thumb
温哥华东区一段京士威道上的中餐馆和越南餐馆

历史

京士威道的前身是一条连接卑诗殖民地首府新西敏温哥华福溪煤气镇的荒野小道,在理查·穆迪上校(Richard Moody)的建议下由英国皇家工程兵开拓而成,以防新西敏河岸被敌军围堵的话,英军亦可从福溪和煤气镇调度军队去守卫殖民地首府[2][3]。这条别称福溪径(False Creek Trail)的道路于1860年开通[2],沿布勒半岛上坡度最小的途径延伸,因此走线成了西北至东南走向,并与后来划下的温哥华市棋盘状道路网构成一系列锐角;道路沿线最高点则位于现时本拿比铁道镇所在。

由于此道路往东南方向通往新西敏,因此在温哥华市和南温哥华(1929年前为独立于温哥华市的地方行政区)内的路段曾先后称为“新西敏道”(New Westminster Road)和“西敏道”(Westminster Road),而现时缅街介乎东7街和布勒内湾的路段当时亦视作西敏道的延伸部分,因此过去亦曾称为“西敏大道”(Westminster Avenue[4]。另一方面,此道路的本拿比段于1872年扩阔后称为“温哥华道”(the Vancouver Road[2],其质素再于1892年本拿比设立地区政府后得以改善。而随着与此道平行,连接温哥华和新西敏的市际电车线于1891年开通,此道沿线的地带亦逐渐成为新移民定居的热门选择之一[2]。省政府和道路沿线各市镇政府从1912年起联手改善道路质素[5],而此路则于1913年9月30日正式重开,并以伦敦的同名街道取名为“Kingsway[4]

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期间,政府进行一系列刺激就业计划,当中包括动用失业工人扩阔京士威道,达致现时大部分路段来回六线行车的局面。省政府并将京士威道编号为1号公路99号公路的一部分,又将之编入横加公路系统。随着横加公路在大温哥华地区的走线于1960年代迁至新建成的401号高速公路,京士威道亦从横加公路系统中剔除[6][7]。1号和99号公路的编号则于1971年至1972年间分别转至达致高速公路资格的401号和499号公路,而京士威道则同时改属1A和99A公路[8],直至该两个省道编号于2000年代取消为止。

2011年10月,温哥华市议会通过由市议员郑文宇提出的动议,考虑将介乎菲沙街和乃磨街的一段京士威道定为小西贡区,以突显该区越裔商户林立的特色[9][10][1]。介乎菲沙街和乃街的一段京士威道于2013年5月正式定为小西贡区[11]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