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维基百科网络百科全书维基百科开放式协同合作计划的中文版本,使用中文横式书写,为维基媒体计划中维基百科的一个语言分支。

Quick Facts 网站类型, 语言 ...
维基百科的“W”字标志中文维基百科
繁简两种字体的网站标志
截图
网站主页截图(简体中文版,旧版vector皮肤)
网站类型
网络百科全书
语言简体中文繁体中文(支持繁简转换
持有者维基媒体基金会
创始人吉米·威尔士
拉里·桑格
多位中文维基人协助创立中文版本
网址zh.wikipedia.org 编辑维基数据链接
商业性质
注册可选(未注册用户也可编辑)
用户3,591,899名(其中60名为管理员
推出时间2002年10月24日,​21年前​(2002-10-24
现状活跃
内容许可
Close

中文维基百科成立于2002年10月24日,由非营利组织维基媒体基金会维持运作。截至2024年9月30日,中文维基百科共有1,444,381篇条目,3,591,899名注册用户,64名管理员。自2015年起,中文维基百科在中国大陆再次遭到防火长城封锁[1][2]。截至2021年8月,中文维基百科的活跃维基人数量在维基百科所有语种中排名第八,贡献者主要为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区的华人华侨,以及经翻墙等方式参与的中国大陆用户。

中文维基百科的访问量主要来自香港和台湾。[3]

概况

中文名的来源

Quick Facts 繁体字, 简化字 ...
中文维基百科
繁体字 中文維基百科
简化字 中文维基百科
Close
UbuntuFirefox浏览中文维基百科主页

英语中的“Wikipedia”是“wiki”(一种可供多人协同写作的网络技术)和“encyclopedia”(百科全书)结合而成的混成词,网站初期时仅以“中文Wikipedia”为名,直到2003年10月21日,“Wikipedia”的中文名,经过13人讨论及投票后,确定为“维基百科”,“维基”两字除了音译类似于“wiki”,另外“维”字意为系物的大,也作“”解释,引申为互联网;“基”是事物的根本,或是建筑物的底部,“维基百科”合起来可引申为互联网中装载全人类基础知识百科全书[4]

中文维基百科的副标题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清朝政治家林则徐于1839年为广州越华书院所创作之对联的上联,而下联为“壁立千仞,无欲则刚”。[5]“海纳百川”语出《管子·形势解》,意指海洋之所以广大,是因为它不分你我地容纳了数以百计的河流;“有容乃大”则语出《尚书·君陈》。两句勉励待人接物应仿效海洋,以宽大的胸襟和宽容的态度去接纳不同的人事地物,这同时也契合了维基百科自由开放的宗旨。[来源请求]

秉承维基百科的特点

中文维基百科正如维基百科本身,有三个特点,使中文维基百科与传统的中文百科全书有所区别:[来源请求]

  • 中文维基百科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包含人类所有知识领域的百科全书,而不是一本字典词典论坛或任何其他性质的网站。
  • 计划本身是一个wiki,允许大众广泛参与。中文维基百科是第一项使用wiki系统编撰百科全书的中文协作计划。[6]
  • 中文维基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的百科全书。内容开放的材料允许任何第三方不受限制地[可疑]复制、修改及再发布材料的任何部分或全部。维基百科的文字以CC BY-SA 4.0许可协议提供。

和其它版本的维基百科一样,中文维基百科也是民主制精英制特权制的混合,通常大部分的内容,由普通的网友讨论、修改,通常为民主的形式,而维基管理员则因特殊、适当的理由而解除部分限制,例如修改主页、删除不适当的条目或封禁用户。[7]

与其他语言版本的差异

中文维基百科使用汉字书写,汉字是汉族华人的共同文字,是中国大陆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香港澳门的唯一官方文字或官方文字之一。中文维基百科的编辑者来自于世界各地的汉语用户,根据2006年9月初维基百科对各语言版本的编辑者来源的统计结果,香港的编辑者占28.6%、台湾占25.9%,而美国荷兰则分别占13.7%及8.2%。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间编辑数量的统计,台湾占36.9%、香港26.3%、中国大陆20.9%,美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分别占5.6%、1.7%及1.6%。[8]

中文维基百科由来自各地、拥有不同背景、不同的政治立场与社会观念及地域的汉语用户共同参与,其文章内容是全球汉语用户相互协调折衷后的结果。中文维基百科成为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编辑们的战场,上演激烈的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交锋。[9]

历史

Thumb
中文维基百科的第一个标志,于2002年11月中启用,并于2004年10月底停用,共使用了1年11个月,与当时的英文维基百科之标志相同
Thumb
中文维基百科第一次聚会时的照片,当中有几位维基人在今天依然活跃
Thumb
中文维基百科首页的早期版本
Thumb
中文维基百科经常在重要的节日变更为相应的标志Logo与寄语,图为2005年春节时期中文维基百科的限时Logo
Thumb
早期采用UseModWiki的中文维基百科,当时Wikipedia被翻译为维奇百科

创立及初期状况

2001年5月,中文维基百科计划与其他12种主要语言维基百科计划[注 1]同时成立,但当时维基百科网站不支持中文输入。同时期,与中文版有相同困扰的日语维基百科,权宜地使用罗马字母来撰写日语条目,中文维基百科在当时则只拥有少许的测试文字。[注 2]

2002年10月24日,Ghyll(现在的Mountain,真名苑明理[10])成功地借由工具软件辅助,撰写了实质中文内容的文章-“首页”,中文维基百科至此才算是真正开始运作,而Mountain也成为中文维基百科第一位参与用户。[注 3]10月27日,中文维基百科移动到新服务器,软件升级到Phase III,新版软件解决了中文输入的问题,域名同时改为zh.wikipedia.org。中文维基百科网站界面的中文化工作告一段落后,11月1日,Mountain创建了中文维基百科的第一条似条目页面“计算机科学”,但仅为测试编辑,未输入实质条目内容。2002年11月17日,Mountain翻译了英文维基百科条目Computer Science,输入实质条目内容,创建了中文维基百科实质意义上的第一条条目“计算机科学”。中文维基百科早期,大部分长条目都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原创的则以短条目居多。[注 4]

2002年至2003年,中文维基百科持续实现本地化与正(繁)简体自动转换。2004年12月23日,随着MediaWiki 1.4版的发布,中文维基百科初步实现正(繁)简体自动转换。[9]

媒体关注

2003年10月20日,《中国电脑教育报》发表文章[11]介绍维基百科,这是中文媒体第一次正式报导维基百科。翌年2月15日,《新周刊》在第173期发表与维基百科有关的报导,[12]随后几周,许多媒体跟进报导,为中文维基百科带来了大量的中国大陆维基人。2004年3至5月,维基人成倍增加,总条目数很快从6,000篇突破10,000篇。

2004年5月16日,《中时晚报》刊出《维基网络百科,大家一起写》,[13]是台湾主流媒体首次报导维基百科,随后于6月28日,《联合报》跟进报导《Wiki百科网书,你也可写一笔》,为维基百科带来大量的台湾维基人,时值维基百科在中国大陆遭到屏蔽,台湾相关条目的编写量大量增加,主页也加入了台湾的热门新闻。

香港媒体对中文维基百科的关注较迟,是香港维基人发展起步较迟的主因之一。2006年2月20日,《明报》于副刊发表《生活百科:Wiki世界 自由开放》,这是香港媒体第一次正式报导维基百科。3月29日至3月30日,《头条日报》于新闻故事连载发表《网友齐编“自由”百科全书 港八月办首届中文维基联会》(按:应是中文维基年会),这是香港媒体第一次深入介绍中文维基百科。同年5月,《环球时报》报道维基百科,很多中国大陆青年以此得知并加入维基百科。[来源请求]

2013年10月27日,《纽约时报》发表一篇有关中文维基百科的报道,介绍中文维基百科在大中华地区的发展状况,同时采访了一些参与其中的活跃用户。[14]

成长

Thumb
中文维基百科条目数增长图,2012至2013年因使用机器人而使条目数大幅增加

中文维基百科于2002年10月刚开始时,英文维基百科已有超过40,000条目,成为起步较迟的主要语言版本。2004年2月24日,中文维基百科突破5,000条目,但是其中有些文章包括正(繁)简两个版本;注册用户数也同时突破3,000人。2月27日,用户Ktsquare大量添加年份条目,使中文维基百科短短3天内突破6,000条目。5月14日,中文维基百科总条目数终于破万。随着更多维基人加入,条目数量增长速度也稳步上升。到了2006年11月12日,中文维基百科条目数突破10万,成为第12个超10万条目的维基百科语言版本。[来源请求][注 5]

目前中文维基百科已有1,444,381条目,但该数量并不包括对话页、没有内部链接的条目、重定向页以及其他命名空间的页面,如果加上这些页面,截至2024年9月,总共有超过783万页,并有超过8410万次编辑。共有3,591,899名注册用户曾参与编辑,当中编辑过千的维基人共有1,154人以上,而他们的贡献占了中文维基百科编辑总次数的约73.6%。中文维基百科拥有62名管理员及7名行政员,负责站内日常维护工作。[15]

中国大陆的屏蔽

Thumb
中国大陆封锁维基百科时间表及百度百科发起日的比较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称有权依照自己制定的法律审查互联网内容,对一些有争议或违反中国大陆国家法律、不利于中国共产党和涉及色情的网页内容采取限制或屏蔽措施。维基百科网站对一般民众是容易接触获得的,但在维基百科计划成长的记录上,从2004年到2008年,在中国大陆遭遇过六次大规模封锁,其中不完全封锁一次。以上封锁皆无预警、无预先告知,且中国相关机构没有给予维基百科封锁的原因与理由。[来源请求]

2008年7月31日,对维基百科的全面封锁解除,从北京奥运会开始直到2015年5月中旬,维基百科都可正常访问,中国大陆民众也可以自由访问、编辑维基百科。随后再次全面封锁。在此之前使用HTTPS模式以及移动端APP可以浏览任意条目,但使用HTTPS连接有可能会被GFW干扰,如2013年5月底至2013年12月19日期间维基百科的HTTPS连接曾被全面屏蔽,后被解封,但移动版主页仍被屏蔽。[16]

2019年4月22日,包括中文在内的所有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都无法在中国大陆正常访问。[17]对维基百科的屏蔽除影响中国大陆用户查阅维基百科外,客观上也影响了中文维基百科的发展,导致了使用人数减少、条目增长缓慢以及来源地贡献者比例不均衡等问题。[18]

维基人社群

Thumb
中文维基百科浏览量年度统计(2016年1月至2021年8月)
More information 注册用户数, 条目总数 ...
中文维基百科统计
注册用户数 条目总数 文件总数 管理员数目
3,591,899 1,444,381 68,357 64
Close

参与者

中文维基百科的参与者来自世界各地,根据维基媒体统计,截至2021年1月,中文维基百科的大部分编辑来自台湾和香港。[19][20]其他的则来自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华侨华人较多的地域,也有一些来自中国大陆的,但人数比台湾和香港的少得多。[21]

截至2024年9月,中文维基百科有超过100万注册用户,[15]2012年12月,活跃用户(注册且月编辑数超过五次者)2173位。[22]活跃维基人的贡献占整个中文维基百科的大多数。编辑过千的维基人约1082人,而他们的贡献约占中文维基百科编辑总次数的70.9%,而116名编辑过万的维基人贡献了超过三分之一的编辑总次数。[23]

中文维基百科的注册用户超过250万,不过2018年8月的统计显示,活跃用户只有2935人。有来自浙江的编者表示有不少曾投入很多感情的用户已经彻底放弃,主要原因是与对维基的编辑规则非常失望相关,如管理员轻率删除、回退条目使编辑者成果被否定。而维基百科在无法获得实质奖励的情况下,让用户没有继续参与的动力。[24]

参与者地区分布

中文维基百科的用户主要来自台湾、香港、中国大陆,美国、加拿大等地亦有一定的使用量。

以下地区统计由IP地址得出,由于中国大陆对维基媒体的封锁,中国大陆使用统计并不准确。

More information 访问者来源(2018年9月)[25], 编辑者来源(2021年7月)[26] ...
Close
Thumb
2018年9月中文维基百科在各地访问量所占比例[27]
Thumb
2018年9月中文维基百科在两岸四地访问量所占比例[27]

聚会

Thumb
2013大连寒假聚会

中文维基百科第一次聚会──维基百科北京地区网友见面会,于2004年7月25日在北京大学举办。此后在上海台北香港都有维基人发起聚会。聚会的主题主要涉及中文维基百科的当时遇到的问题和一些发展的建议,因此讨论的焦点往往各有侧重。目前定期举办维基人聚会的城市有青岛、香港、台北、台中、台南、高雄、新竹等地。聚会之间的间隔周期从一周至一年不等。

Thumb
中文维基年会邀请到陆恭蕙单仲偕、信息技术界的莫乃光等香港人士与会

第一届中文维基年会在2006年8月26日至8月27日于香港中文大学举行。超过一百名维基人参与。此年会是第一个单一语言百科社群的维基聚会。第二届中文维基年会于2009年12月26日至12月27日在澳门旅游学院举行。[28]年会由澳门维基媒体协会主办,香港维基媒体协会协办。

批评及争议

百科规模

许多批评将中文与其他发达国家语言相比较,认为中文维基百科的规模与中文人口不成比例。而许多重要的条目仍无人撰写,或内容不足而成为小作品小小作品,相比其他语言维基百科仍有所不如。而在2008年8月中国大陆政府解除大部分封锁以来,条目增长速度仍旧非常缓慢,除了偶尔出现机器人的贡献短期快速增长外,长期平均每天新增不到200条。但自从2012年2月条目数突破四十万条后,增长速度显著加快,活跃用户明显增多。在高峰时间段,每天甚至会增加数千条新条目(主要依赖数据库创建短条目)。

虽然台湾、港澳以及海外华人至少超过五千万,但在中国大陆,大多数网友倾向于在百度百科互动百科,以及知乎等问答式的网站发文及讨论。而从2015年5月19日下午开始,中文维基百科在中国大陆无法被访问[29]

被指对中国政府存在偏见

由于中文维基百科大部分的编辑是来自台湾和香港[19],不少中国大陆的官员和学者指控中文维基百科普遍存在的严重的反华偏见。[30]中国大陆学者甘莅豪和翁彬婷在《社会科学》发表一篇名为《中国对外传播在维基百科平台中的机遇与挑战》的论文[31],他们认为,“由于受到外国媒体的影响,维基百科条目中存在大量对中国政府的偏见”。中国国际出版集团的丁洁撰写了一篇文章,指“维基百科关于中国的主要政治言论的内容缺乏系统的整理和维护”。敦促维基百科中以客观真实的方式反映中国政府的声音和观点。[32]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徐洛文在接受BBC采访时表示“海外很多对中国的看法确实有误解”。[33]

政治自我审查与政治编辑战

2006年11月30日,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其中一篇报导批评中文维基百科叙述另一种历史观。[34]报导内容提及中文维基百科对毛泽东等条目进行美化,只叙述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观点。虽然事后证实这篇报导提及的内容存有严重错误,但部分中文媒体仍继续作出报导。中文维基人社群也曾进行澄清,[35]自我审查等类似的批评未完全地消失。

2015年6月17日,中华民国总统参选人洪秀柱的阵营指控中文维基百科受到泛绿网军的控制,而泛绿阵营则反驳称不可能有此操作。[36]

2015年8月23日,《台湾苹果日报》报导称,名嘴欧崇敬宣布参选后,其维基百科页面遭不实抹黑编辑,与恶意删除个人资料150余次。欧本人亲自编辑修正错误资料,被以回退不过三原则,屏蔽其编辑权限,欧怀疑是绿营发动的网络攻击。[37][38]

2015年8月29日,国立台湾大学助理教授陈峙维在《台湾苹果日报》发表评论,认为条目许石会被提删是因为中文维基百科受到中国大陆的打压。[39]台湾维基媒体协会秘书长王则文表示这是对维基百科有所误解的情况下所做出的不实指控。[40]

2018年4月,中国民用航空局要求各国国际航空公司在2018年7月25日前将台湾航站名称中的国家更改为“中国”。加拿大航空的航站选择遵从中国民用航空局的要求,中文维基百科条目加拿大航空航点内的台湾航点国家一栏同样被人从“台湾”改成“中国台湾”。此一变更很快演变为编辑战。最终促使维基百科管理员保护该条目[41]

2019年4月13日,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原定在台中市举办2019年首届和平统一发展论坛。同日,中文维基百科卢秀燕条目被破坏,条目中卢秀燕的名字旁被加上“卖国贼”三字。[42]

2019年,受香港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影响,一些与运动相关的条目屡遭政见不同的用户修改对抗,引发连场编辑战,例如条目反修例运动[43][44][45]香港黑警[46]

2020年10月5日,大公报刊文,指责中文维基百科条目太子站袭击事件存在大量失实描述,大公报记者甚至认为维基百科不配称为百科全书[47]。次日又发文指责条目陈彦霖死亡事件中存在“不少过时、失实和充满臆测的描述”[48]

此外,台湾维基媒体协会(原中华民国维基媒体协会)理事以及香港维基人指控有来自中国大陆网络评论员(俗称“五毛”)或小粉红[49]翻墙来到中文维基百科宣传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的观点[50],试图降低政治立场与他们不一致的媒体的可靠性,抵制与他们政治立场不同的台湾维基人当选管理员[51][52]。中国大陆的学者则认为由于外国媒体的影响,维基百科上很多条目对中国政府有偏见[30]。另外也有来自大陆的编辑反控港台维基人经常尝试改变“文章的平衡或语气”及偏向西方立场,来自中国大陆的前维基百科管理员闫恩铭说︰“你正在消除亲北京的声音,因此天平将向维基百科内部的反北京力量倾斜。”[53]

香港国安法与维基媒体基金会行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20年通过《港区国安法》并将其列入《基本法》附件三后,7月11日香港自由新闻报道,中文维基用户 Walter Grassroot 在大陆维基编辑者的QQ群中呼吁线上举报所有香港用户组用户。[54]在维基媒体基金会尚未对港版国安法适用于维基用户发表相关声明前,中文维基百科香港用户组随即发出声明,称“目前已联系维基媒体基金会在维基百科总部的信任和安全团队。”作为相关用户对国安法提报威吓行为之回应[51]

而关于国安法本身,维基媒体基金会于2020年7月曾发布声明;“...除非对在该法律之有效性进行彻底分析,并对相关律例、人权标准及维基社群成员的安全进行全面之评估。否则维基媒体基金会目前将不会向香港政府提供任何数据。”并称“我们只有在被认为是可信并迫在眉睫之事宜,且我们的数据能防范这些威胁于未然;抑或是在我们的管辖范围内,根据适当且可执行之法律,要求我们披露这些非公开的用户信息”[55]

2021年9月14日北京时间0时许,维基媒体基金会永久禁制了包括Walter Grassroot在内的7名用户,[56]并取消另外12人的管理员权限[57]。涉事的中国大陆维基人用户组(Wikimedians of Mainland China,WMC)随即发表名为“丢掉幻想,准备斗争”的公开信,批评维基媒体基金会[58][59]

其他网络百科的侵权行为

百度百科等网站抄袭了许多维基百科中的条目。其在著作权审查方面不完善,用户经常在不同网站上整篇文章连图片一起复制粘贴,都不会因为采用了侵权材料而被删除。尤其在新闻热点类条目中,百度百科中的内容常常与新闻报道中的完全一致,同时将一些只能有限度转载的图片一起照搬。[60][61]2011年,中文维基社群表示,即将向各传媒发放新闻稿及向百度发出侵权书面正式通知,明确表达他们对于百度百科涉嫌侵犯维基百科权益问题的态度;维基社群在未定稿的通知函中称,他们发现百度百科转载维基百科的文章,共有1600多篇。[60][62]但后来由于无定案共识且已造成未曾预料的影响而最终取消。[62]

条目造假争议

2022年6月,一位名叫折毛的中文维基百科用户被发现虚构多个古罗斯史条目。最终该用户被永久封禁[63]

影响

2007年在台北举办的2007维基国际年会许多台湾学生表示,在写学校“研究报告”多会使用维基百科查询资料,因为台湾学生平时习惯Google等搜索引擎的查询模式,较为喜好查阅维基百科作为资料收集处。因此尽管大学在校园网域齐备各种的专业数据库且完全免费,台湾学生却仍不习惯使用其他的专业数据库。[64]

参与2007年维基国际年会的学生表示,在其大学研究报告中引用了维基百科资料,但被指导教授认为“维基百科并无学术可信度”,而得到了极低的分数。[64]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