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通過因特網訪問的相互關連的超文本文檔系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万维网(英语:World Wide Web)亦作WWW、Web、全球广域网。它是一个通过互联网访问的,由许多互相链接的超文本组成的信息系统[1]。英国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于1989年发明了万维网,1990年他在瑞士CERN的工作期间编写了第一个网页浏览器[2][3]。网页浏览器于1991年1月向其他研究机构发行,并于同年8月向大众开放。
此条目翻译质量不佳。 (2019年3月12日) |
万维网为占居主导地位的信息系统平台,也是数十亿人类在互联网上进行交互和浏览的主要工具[4][5][6]。网页文件的常见类型是文本文件格式化文本和超文本置标语言(HTML)。除了格式化文字之外,网页还可能包含图片、影片、声音和软件组件,这些组件会在用户的网页浏览器中呈现为多媒体内容的页面。
万维网并不等同于互联网,万维网只是互联网所能提供的服务其中之一,是靠着互联网运行的一项服务。
万维网最早的构想可以追溯到1980年蒂姆·伯纳斯-李构建的ENQUIRE项目。这是一个类似维基百科的超文本在线编辑数据库。尽管这与现在所通行的万维网大不相同,但是它们有许多相同的核心思想,甚至还包括一些伯纳斯-李的万维网之后的下一个项目语义网中的构想。
1989年3月,伯纳斯-李撰写了《关于信息化管理的建议》一文,文中提及ENQUIRE并且描述了一个更加精巧的管理模型[7]。1990年11月12日他和罗伯特·卡里奥合作提出了一个更加正式的关于万维网的建议[8]。在1990年11月13日他在一台NeXT工作站上写了第一个网页以实现他文中的想法[9]。
在那年的圣诞节,伯纳斯-李制作了要让网络工作的所有必要工具[10]:第一个网页浏览器WorldWideWeb(同时也是网页编辑器)和第一个网页服务器。
1991年8月6日,他在“alt.hypertext”新闻组上贴了万维网项目简介的文章[11]。这一天也标志着因特网上万维网公共服务的首次亮相。
万维网中至关重要的概念─超文本,起源于1960年代的几个早期的项目。譬如泰德·尼尔森的仙那度计划和道格拉斯·英格巴特的NLS。而这两个项目的灵感都是来源于万尼瓦尔·布什在其1945年的论文《和我们想得一样》中为微缩胶片设计的Memex系统。
蒂姆·伯纳斯-李的另一个才华横溢的突破是将超文本嫁接到因特网上。在他的《编织万维网》一书中解释,他曾多次向技术社群的成员暗示这两种技术结合是可行的,但是却没有任何人接受他的建议,他最后只好自己解决了这个计划。他发明了三项关键技术:
万维网和其他超文本系统有很多不同之处。万维网上需要单项连接而不是双向连接,这使得任何人可以在资源拥有者不作任何行动情况下链接该资源。和早期的网络系统相比,这一点对于减少实现网络服务器和网络浏览器的困难至关重要,但它的副作用是产生了链接失效的慢性问题。万维网不像某些应用软件如HyperCard,它不是私有的,这使得服务器和客户端能够独立地发展和扩展,而不受许可限制。
1993年4月30日,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宣布万维网对任何人免费开放,且不收取任何费用[13]。两个月之后Gopher协议宣布不再是免费使用,造成大量用户从Gopher转向万维网。早期流行的网页浏览器是用于Unix和X Windows系统的ViolaWWW。
学者普遍认为,万维网的一个转折点始于1993年推出的Mosaic网页浏览器[14][15],这是由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NCSA-UIUC)的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团队所开发的图形接口浏览器,由马克·安德里森领导。Mosaic的资金来自美国高速运算及通信计划(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itiative)和高速运算及通信法案(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 Act of 1991),这也是美国参议员阿尔·戈尔所发起的几项运算发展计划之一[16]。在Mosaic发布之前,网页中的图片和文字混合并不常见,万维网的受欢迎程度远低于互联网上使用的旧协议,例如Gopher和WAIS。Mosaic的图形使用接口让万维网成为迄今为止最受欢迎的互联网协议。
1994年10月,万维网联盟(W3C)在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实验室成立,建立者是万维网的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到了1994年底,全球网站数量仍然相对稀少,但是很多著名网站已经相当活跃,这些网站已经预示或者启发了当今最流行的服务。
透过互联网,世界各地都建立了其他网站。这促进了协议和格式化的国际标准发展。伯纳斯-李继续参与指导万维网标准的开发,例如编写网页的标记语言和他提倡的语义网愿景。万维网透过一种易于使用和灵活的格式,使信息在互联网上传播。因此,万维网对于互联网的普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7]。虽然这两个词语有时被混在一起使用,但万维网并不是互联网的同义词[18]。万维网是一个信息空间,包含超链接文档和其他资源,由其URIs标识[19]。它使用互联网协议如TCP/IP和HTTP实现为客户端和服务端软件。
“互联网”和“万维网”这两个名词经常被混用。然而,这两个名词的意思并不相同。互联网是一个全球互相连接的电脑网络系统。相较之下,万维网是由超链接和统一资源标志符连接的文件和其他资源的全球集合。万维网资源通常使用HTTP或HTTPS访问,是互联网通信协议的其中之一[20]。
若要进入万维网上一个网页,或者其他网络资源的时候,通常需浏览器上键入你想访问网页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或者通过超链接方式链接到那个网页或网络资源。这之后的工作首先是URL的服务器名部分,被名为域名系统的分布于全球的因特网数据库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决定进入哪一个IP地址(IP Address)。
接下来的步骤是为所要访问的网页,向在那个IP地址工作的服务器发送一个HTTP请求。在通常情况下,HTML文本、图片和构成该网页的一切其他文件很快会被逐一请求并发送回用户。
网络浏览器接下来的工作是把HTML、CSS和其他接受到的文件所描述的内容,加上图像、链接和其他必须的资源,显示给用户。这些就构成了你所看到的“网页”。
大多数的网页自身包含有超链接指向其他相关网页,可能还有下载、源文献、定义和其他网络资源。像这样通过超链接,把有用的相关资源组织在一起的集合,就形成了一个所谓的信息的“网”。这个网在因特网上被方便使用,就构成了最早在1990年代初蒂姆·伯纳斯-李所说的万维网[21][22]。
网络独立于大众媒体而被大家使用。如果你要发布一个网页,你不需要去拜访出版商或者任何其他传媒机构,而且你潜在的读者可能遍布于世界各地。
与传统书籍文献不同,超文本没有一个线性的顺序从头到尾。它不能分解成章,节,段等层次。
现在在万维网上可以寻找到不同种类的信息,你想了解其他的国家以及那里的风土人情变得十分容易。当你在外国或者一个偏僻的小镇旅游的时候,你可以通过网络找到关于这个地方的信息,尤其是如果是在一个发达国家的话。当地的报纸,官方出版物和其他资料都可以非常容易找到,因此你可以通过网络找到更多种类的相关资讯。
尽管有些站点有多种语言的版本,但是大部分站点只有当地语言版本。而且,不是所有的软件都能很好地支持所有的特殊字符和那些从右向左写的语言(如阿拉伯语或希伯来语)。这些因素使得关于万维网让地球融为地球村的观点受到挑战。
随着大量的免费网络主页服务器的出现,涌现出了无数的个人主页以及家庭主页,小商店的主页等等,在网络上发布资料显而易见地越来越容易。
JavaScript是一种处理网页的脚本语言。其标准版本是ECMAScript[23],由网景通讯公司提交给欧洲标准协会制订。尽管它的名字和Java类似,但是它是由网景公司开发的而不是由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开发的,除了两者的语法都是从C语言发展而来这一点外,它们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关系。之所以叫JavaScript,只是当时网景公司希望能借助Java的名气推广它。和Java一样,JavaScript类似C++是一种支持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的语言,和C++相同的是它允许混合代码,即面向对象的和基于过程的代码可以同时存在。由于网页浏览器中,JavaScript与文档对象模型(Document Object Model)紧密结合,能够很好地处理网页,使得它比它的作者原本预期的要有用得多。它的用途可以用术语DHTML(动态HTML)表达,以强调它和静态HTML网页的区别。
尽管英文单字“worldwide”通常被写为一个词(没有空格或者连字符),全称“World Wide Web”和其简称“WWW”现在在一些正规的英文中也被广泛使用。最早的文献谈到万维网称其为“WorldWideWeb”(为一驼峰式大小写)或者“World-Wide Web”(加了连字符,这样这个版本的名字最接近正式的英语用法)。有趣的是,“WWW”成为了英文中少数的简称的音节比本来名字的音节更长的简称。在英语里,“World Wide Web”共三个音节,而单单一个W字母就有三个音节。
1994年6月,在北美留学的一名中国地理学家李小文(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于中国新闻电脑网络(CND)的电子出版物《华夏文摘》上首次将“World Wide Web”称为“万维天罗地网”,简称“万维网”[24],这样其中文名称汉语拼音也是以WWW开始,自此“万维网”这一名称在中国开始被广泛采用。
万维网的核心部分是由三个标准构成的:
蒂姆·伯纳斯-李现在是万维网联盟(W3C)的领导人,这个组织的作用是使计算机能够在万维网上不同形式的信息间更有效的储存和通信。
据2001年一份研究表明,在接入万维网的电脑上保存有超过5500亿份文档,大多数文件在不可见的“深网”[25]。2002年一份通过20亿2千4百万网页调查[26] 表明至今大多数的网页内容是用英语写成的,为56.4%;之后是德语(7.7%),法语(5.6%)和日语(4.9%)。但是中文站点的增长也很快。一份最近的研究通过在75种语言的网络调查取样表明,到2005年1月为止,有超过115亿个网页在公共索引页面中[27]。
由于因特网基础结构的缺陷,造成的问题和延迟造成浏览速度的减慢令人烦躁。知名网站techweb因此戏称“World Wide Web”应改成“World Wide Wait”(全球等)[28]。利用点对点技术和服务质量来提高因特网的速度的讨论一直在进行。其他解决方案也可以在W3C(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的网站上找到。
和WWW有关的主要学术会议为IW3C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发起的万维网系列会议。这是有关这一系列会议的链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9年3月12日,Google更改Google doodle,以纪念万维网发明30周年。[2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