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聯邦,元稱斡羅思,清稱羅剎、哦囖斯、鄂羅斯,今名俄羅斯、俄國,蓋取蒙古人所言而名之也。日本稱之露西亞,略稱露,舊名魯西亞。朝鮮元亦稱露西亞,而今以他音行。處歐洲之最東。都莫斯科。疆域列萬國之最廣者,方千七百萬餘方公里。天下疆土,俄佔八一。口一億四千餘萬,多奉東正教,言俄羅斯語。其民為東斯拉夫人之一種,俗好飲,不畏寒。辛末年冬月二十四,蘇聯分崩,以俄羅斯為獨立國,廢社會主義,代前蘇聯任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具權衡議案,臧否事端之權。
行政
俄羅斯聯邦行聯邦民主制。以聯邦憲法及法律為本,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而相制、相衡以效其職。總統乃國之元首,任四年。戊子年修憲,更之六年,於民直選之。連任不得逾兩屆,間一屆則可複選。其具權甚高。當今總統乃普京也。俄立法官府號曰:俄羅斯聯邦會議,下置國家杜馬、聯邦委員會二院。其疆域甚廣,領共和國二十一、州四十有六、邊疆區九、自治區四、自治州一、聯邦直轄市二,皆分隸九聯邦區,曰:中央聯邦區、西北聯邦區、南方聯邦區、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烏拉爾聯邦區、西伯利亞聯邦區、遠東聯邦區、北高加索聯邦區、克里米亞聯邦區。
國史
一九一七年春,因一戰失利,帝俄國威頓失,且被覆滅,臨時政府制統舉國,行資之制,亦有蘇維埃並存。臨時政府繼帝俄之政,征伐德奧,國力益敝,民不聊生,於是列寧率工農水兵之衆,起義彼得格勒,亡臨時政府,廢民選之立憲議堂,生工兵蘇維埃,史稱十月革命。建羅剎蘇維埃國,都莫斯科。頃,舉國皆不欲戰,以使休養生息。故媾於德意志奧匈,訂《布列斯特條約》,先西諸國和。一八年秋,一戰告終。英、法、日、美諸國視羅剎議和,怒遏不止。且帝俄舉債未清,蘇俄乃先行社會主義於天下,諸國畏而憚之。且羅剎有豪紳貴冑欲復帝王之制,欲護東正之名,遂揭竿而起,諸國逐以干戈涉其政,以師役援其民。史稱紅白俄內戰。及後,鑒眾將爭權奪利,未能遠謀,使蘇俄之師大捷,得護其體。
一九二〇年春,蘇聯拳拳所措,欲以「解放」之名,伐新生之波蘭,援魏瑪之工農,以行世界革命。托洛茨基乃將八十萬之衆征波蘭,雖勢如破竹,惜潰於華沙,其後一蹶不振,遂回蘇俄,請和波蘭。
越二歲,烏克蘭、白俄羅斯與南高加索聯邦加盟於蘇維埃羅剎國,故易國號,名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頃,列寧崩殂,斯大林當政,繼列寧之遺志,商賈廢,官營興;輕工廢,重工興;小農耕耘廢,集體農莊興。其后行「五年計劃」之策,使其經國有道,工肆興盛。諸歐羅巴之國經濟待建,惟蘇聯可獨步歐羅巴,是為其功也。
三十年代,諸國視納粹德國欲肆開邊,不敢妄動。英法以綏靖之策,謀天下之安。蘇聯憂西方諸國,禍水東引,使法西斯患於蘇。蘇欲聯英法,未果,遂「禍水西推」,擬《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裂波蘭之土。蘇開邊之意未已,初併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於西疆,后因邊疆之安伐芬。萬國大駭。
四一年秋,德伐蘇土。初,紅軍屢綏於德軍。冬至,雪積數尺,天寒地凍,德師悉靡。紅軍乃擊之,皆勝。至於春回之時,冰雪悉融,蘇而之疆土,十九皆為潭澤。德師多車甲,陷其中不能行。紅軍衛國竟成,先克布達佩斯、布拉格、維也納,軍柏林,希特勒畏而自戕。德盡失其土,請降于敵。歐羅巴閒戰告終。
四四年秋,蘇併外蒙一處,謂唐努烏梁海。
四五年夏,蘇伐東瀛,以守美利堅之諾。曰八月風暴,使東瀛關東軍盡靡。
四五年,中蘇擬《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贊外蒙立邦。
二戰終,諸國皆媾。蘇向德索百億美元。約盟國分德為四區。至是時,美蘇二國皆欲霸於世界,互敵之,史稱「冷戰」。鑑美蘇兩國皆備核武,兩國皆不敢從之。四八年,玆英法美三國,欲建西德,是故,蘇封西柏林水陸二路,欲使英法美三國無從補給,惟其以柏林空運之略,抗蘇聯之謀。頃,三國合西德之地,私立政權,號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都波恩,其後美利堅立「北大西洋之盟」,北約乃美英法等國之盟,一國受襲,眾國皆助。是故,蘇聯懼之,遂徹其封鎖,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后於五五年另立「華沙之盟」,欲與之分庭抗禮。
五三年,斯氏崩殂,舉國上下皆爲垂涕。然士大夫之屬權鬥不絕,頗爲激烈,后以赫魯曉夫當政告終。赫乃簡政放權,以和為政,廣植苞穀,有興商賈之意。苞穀著,向陽希溫之物也,不勝西伯利亞之寒,於是北之包穀,十有八九,顆粒無收。赫令雖有改革,不足興國。
六四年,赫氏遇權鬥而去其位,勃烈日涅夫繼之,乃重篡國企之權,欲與妄啟邊釁,征阿富汗凡十年,又因美利堅之釁,競美太空防衛,大興兵甲,國力日蔽。其後二歲,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治,嗟其年老體衰,大體抱恙,皆未能長治。至戈爾巴喬夫時,興改革,號曰「人道、民主之社會主義」,行多黨制,立總統。國勢大亂,百業不振,民生頹廢。少頃,烏有核電站曰切爾諾貝利者,因故隳,方圓萬頃悉為輻射所害。幸軍民萬衆一心,群起響應,是人禍乃未曾劇,而國庫、軍備則日衰。一九九一年,商賈不行,紛亂四起,未幾,諸邦去而自立,聯邦遂崩。
視自國及萬國之律法,現俄羅斯乃現於丁巳年,辛末年更名為俄羅斯聯邦亦通稱為俄羅斯或俄國。乃俄羅斯沙皇國、俄羅斯帝國、俄羅斯共和國及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以及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之繼任者。
國史變遷
一.古代羅斯之國(基輔羅斯)
二.弗拉基米爾大公
三.莫斯科公國
四.莫斯科大公國
五.俄羅斯沙皇國
六.俄羅斯帝國
七.俄羅斯共和國
八.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十.俄羅斯聯邦
國都變遷
一.諾夫哥羅德
二.基輔
三.弗拉基米爾
四.莫斯科
五.聖彼得堡
六.莫斯科
七.聖彼得堡(甲寅年六月廿七更名彼得格勒)
八.莫斯科
立國
主文;基輔羅斯
征外史
主文:俄羅斯帝國
聲音動静,具錄於維基共享︰俄羅斯 |
歐羅巴洲 | ||||||||||||||||||||||
---|---|---|---|---|---|---|---|---|---|---|---|---|---|---|---|---|---|---|---|---|---|---|
| ||||||||||||||||||||||
地理索引 | 萬國首都 | ||||||||||||||||||||||
亞細亞洲 | |||||||||||||||||||
---|---|---|---|---|---|---|---|---|---|---|---|---|---|---|---|---|---|---|---|
| |||||||||||||||||||
地理索引 | 萬國首都 | |||||||||||||||||||
註一:參閱臺海懸案 | |||||||||||||||||||
澳大利亞| 文萊| 加拿大| 智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香港| 印度尼西亞| 日本| 大韓民國| 馬來西亞| 墨西哥| 新西蘭| 巴布亞新幾內亞| 祕魯| 菲律賓| 俄羅斯| 新加坡| 中華臺北| 泰國| 美國| 越南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