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印歐語系

世界上一個由數百種相關聯的語言及方言構成的集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印欧语系
Remove ads

印歐語系(英語:Indo-European languages),全稱印度—歐羅巴語系,是世界上分布最廣泛的語系歐洲南亞美洲大洋洲的大部分國家都採用印歐語系的語言作為母語官方語言。印歐語系包括443種(SIL統計)語言方言,母語使用人口有約32億。

快速預覽 印歐語系, 使用族群 ...
Remove ads

特點

印歐語系各語言原來都是屈折語,原始的印歐語的名詞有3個性,3個數和8個格的變化(例如梵語這個特點保存得完好);廣泛利用詞綴和詞幹元音音變來表達語法意義;名詞和大部分形容詞、性和的變化;動詞時態語態語體的變化,主語和動詞在變化中互相呼應。另外,印歐語系各語言的詞都有重音

但是許多語言,例如英語形態已經簡化,向分析語轉化。此外,像法語保加利亞語的語法規則也開始簡化。

顎音類和噝音類語言

顎-噝音同言線是將印歐語系進行劃分的主要標準之一,它根據原始印歐語中三組軟顎音在後繼語言中的轉化,將印歐語系劃分為顎音類語與噝音類語兩類。

分類

下屬語族

Remove ads

演變

本源

Thumb
圖為墳塚假說中,印歐人在公元前4000年—1000年期間的遷移的情況。虛箭頭表示的「安納托利亞遷移」的路線可能經過高加索地區或巴爾幹半島。粉色表示的範圍為假設的原住地(Urheimat),包括薩馬拉文化及斯萊德涅斯多格文化。紅色表示的是操印歐語的族群在公元前約2500年可能已定居的地區,橙色表示的是前1000年左右的情形。

針對亞歐各種不同的語言,18世紀威廉·瓊斯爵士首先提岀「原始印歐語」的存在。他發現當時歐洲人已知最古老的語言其中四種拉丁語希臘語梵語波斯語之間有相似之處。後來19世紀初德國學者葆朴對此理論進行了系統的論證。19世紀時,學者通常將這系語言稱為「印度-日耳曼語系」,有時候也叫「雅利安語系」。但後來人們逐漸發現歐洲大多數語言與此都有關聯,名稱也轉變為「印歐語」,只有德語仍稱「印度-日耳曼語系」(德語:Indogermanische Sprachen)。一個明顯的例子是:梵語和立陶宛語拉脫維亞語的古口語方言之間有很強的相似性。

這些語言共同的假想祖先稱作原始印歐語。關於這個語言的起始地(Urheimat),今日的學者同意兩種説法:一是黑海裏海北方的乾草原(見墳塚假說),二是安那托利亞。支持墳塚假說者將這種語言的時間推算在約公元前4000年左右;支持安納托利亞假説的將時間要再往前推好幾千年(見印度-西臺語英語Indo-Hittite)。[11]

Remove ads

分化

Thumb
印歐語系相關文化的傳播。
Thumb
印歐語系語言關係圖
紅色為已滅絕的語言,白色為分類或未確認的語言

目前學界有兩套印歐語系的演化時間線:

  • Don Ringe 及 Tandy Warnow[12]
    • 原始安那托利亞語,公元前3500年;
    • 原始吐火羅語族;
    • 原始義大利語族及原始凱爾特語族,公元前2500年之前
    • 原始亞美尼亞語族及原始希臘語族,公元前2500年之後
    • 原始日耳曼語族及原始波羅的-斯拉夫語族;[12]原始日耳曼語於公元500年左右;
  • David Anthony[12]
    • 原始安那托利亞語族,公元前4200年;
    • 原始吐火羅語族,公元前3700年;
    • 原始日耳曼語族,公元前3300年;
    • 原始義大利語族及原始凱爾特語族,公元前3000年;
    • 原始亞美尼亞語族。公元前2800年;
    • 原始波羅的-斯拉夫語族,公元前2800年;
    • 原始希臘語族,公元前2500年;
    • 原始印度-伊朗語族,公元前2200年;兩者於公元1800年左右分化;

公元前1500年後,印歐語系的發展如下:


Thumb
印歐語系在約公元前1500年時分布,圖中標示了骨灰瓮文化邁錫尼希臘語西臺語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
Thumb
印歐語系在約公元前500年時分布。
Thumb
印歐語系在羅馬帝國民族大遷徙後約公元500年時分布。
Remove ads

原始語言重構

在重構原始印歐語的過程中,部分語言的參考資料相當重要[14]

  • 吠陀梵語:該語忠實地記錄下了至公元前2000年(此時文字尚未被發明)的口頭傳統;最早的文獻都是詩歌,當中最重要及最古老的文獻是《梨俱吠陀》(公元前1500年);
  • 古希臘語邁錫尼希臘語是最古老的希臘語,但是由於考古資料缺乏,以及其模稜兩可的書寫系統,學術界較少參考邁錫尼希臘語荷馬時期開始(公元前750年),就有大量的古希臘語文獻;
  • 西臺語:該語擁有所有印歐語系語言中最古老的書寫文獻,並且由於安那托利亞語的分裂,該語與其他姊妹語言差別很大。西臺語保留了大量原始印歐語元素,但是由於其模稜兩可的書寫系統,及早期音系和語法上的變化,學界較少認可該語的學術價值;

其他亦有一定重要性的語言有:

  • 拉丁語古典拉丁語(公元前200年至公元100年)時期出現了數量龐大的詩歌和散文,亦有一些公元前600年的古體拉丁語文獻;
  • 哥特語:該語是日耳曼語族中,保留文獻最多的古語言;其他有學術價值的古日耳曼語還有:古英語(公元800年至1000年)、古高地德語(公元750年至1000年)、古諾斯語(公元1100年至1300年,亦發現有少數公元200年之前的該語書面文獻);
  • 阿維斯陀語:記錄相當稀少,但是由於其存古特徵,因此亦有一定價值;
  • 現代立陶宛語,以及一些古立陶宛語書面文獻(公元1500年-1700年);
  • 古教會斯拉夫語(公元900年至1000年)。

其他有一定價值,但是卻記錄稀少的語言:

其他有一定價值,但卻由於記錄不多,並且經歷廣泛音系變化,而學術價值大打折扣的語言:

  • 古愛爾蘭語(公元700年至850年)
  • 吐火羅語族(公元500年至800年):該語經歷了大規模的音系轉變,並且幾乎重構了語法變位系統;
  • 經典亞美尼亞語(公元400年至1000年);
  • 阿爾巴尼亞語(公元1450年至今)。
Remove ads

使用情況

印歐語系是全球約32億人口的母語[15],是世界上最大的語系。全球母語者最多的20種語言中,印歐語系就獨佔10種,分別是西班牙語英語印度斯坦語葡萄牙語孟加拉語俄語旁遮普語德語法語馬拉地語,這10種語言就已經擁有17億母語人口。[16]另外,全球仍有數量更加龐大的人口以印歐語系語言爲外語或第二語言,英語獨立一支語言就已經擁有6億[17]至10億[18]的第二語言人口。以下展示各語族的使用人口及其影響力:

  • 凱爾特語族:接近 350 萬人使用(多爲第二語言)
更多資訊 語言, 使用人口 ...
  • 日耳曼語族:母語 5.15 億,共計 20 億(母語、第二語言)
更多資訊 語支, 語言 ...
  • 羅曼語族:母語 9 億人,共計 12 億人(母語、第二語言)
更多資訊 語言, 母語人口 ...
  • 波羅的語族:接近 500 萬人使用(母語、第二語言)
更多資訊 語言, 使用人口 ...
  • 斯拉夫語族:母語接近 3 億人,共計超過 4 億人(母語、第二語言)
更多資訊 語支, 語言 ...
  • 阿爾巴尼亞語族:750萬人使用(母語、第二語言)
更多資訊 語言, 使用人口 ...
  • 希臘語族:1200萬人使用(母語、第二語言)
更多資訊 語言, 使用人口 ...
  • 亞美尼亞語族:670萬人使用(母語、第二語言)
更多資訊 語言, 使用人口 ...
  • 印度-伊朗語族:母語超過 11.3 億,共計超過 17.2 億(母語、第二語言)
更多資訊 語支, 語言 ...
Remove ads

非印歐語系的歐洲與高加索語言

大多數歐洲語言屬於印歐語系,也有一些獨立在外。

與其他語系的關係

注釋

參考資料

參閱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