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城门隧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城門隧道
Remove ads

城门隧道(英语:Shing Mun Tunnels)是连接香港新界西荃湾新界东沙田的唯一隧道,于1990年4月20日通车,简称城隧,也是9号干线里程计算起始的路段,亦是新界德士指定可行驶的两条收费行车隧道之一(另一条是大榄隧道),隧道人员获授权执行《香港法例》368章《行车隧道(政府)条例》。

事实速览 孖指径隧道 Smuggler's Ridge Tunnel 9号干线的一部分, 概览 ...
事实速览 针山隧道 Needle Hills Tunnel 9号干线的一部分, 概览 ...
Thumb
城门隧道收费亭
Thumb
孖指径隧道和针山隧道中间高架桥(双子桥)的路段
Remove ads

简介

城门隧道连接新界西荃湾梨木树新界东沙田大围香粉寮,由两组双程双线分隔双管隧道组成,为来往荃湾及沙田的主要通道,来回方向各有两车道。全段城门隧道分为两组,分别为孖指径隧道针山隧道,两组隧道分别穿越孖指径针山,现由俊和隧道管理有限公司承办及管理,孖指径隧道长1公里;[注 2]而针山隧道(属沙田区松田选区),则长1.6公里,总长度为2.6公里。隧道高5.1米、阔7.35米,全段车速限制均为70公里,单管双程时行车限制为50公里。两组隧道之间均以高架桥连接跨越城门峡下城门水塘,管道之间有20个紧急行人横向通道及逾200个灭火设施,两组隧道之间更共设221部与控制中心联络紧急电话。城门隧道的收费广场设在梨木树,共有13个收费亭,其中8个为人手收费亭,余下5个为快易通专用的自动缴费亭(往沙田方向的第一收费亭现时属巴士专用),而此收费广场亦是所有贯通沙田区往返其他区隧道中唯一不在沙田区设立的收费广场。

2017年7月23日起,驾车人士可以在城门隧道的人手收费亭,以八达通及三款信用卡拍卡缴付隧道费。[1]

2023年5月21日起,城门隧道实施不停车缴费系统“易通行”,取代原有人手收费亭及快易通

Remove ads

历史

路政署早于1986年4月动工兴建隧道,整项工程耗资13亿港元,预计沙田往返荃湾的行车时间可缩短30分钟[2]。工程历时4年多,城门隧道于1990年4月20日午夜正式通车,港督卫奕信爵士则于前一日(19日)主持通车仪式[3][4][5][6]公益金亦于通车前的1989年12月3日,举行城门隧道百万行,吸引近1.5万名市民参与[7]

城隧的收费水平在通车前一度被挑战。1989年,港府有意提升隧道收费:红隧由$5加至$10,吸引驾驶者改行东隧狮子山隧道香港仔隧道划一加至$5,与通车在即的城隧和将军澳隧道看齐。然而,狮隧加价的提议遭到沙田区议会一致反对,与会议员要求行政局否决方案,并将城隧收费维持$3[8]运输署交咨会最后在无咨询区会的情况下微调方案,将狮隧收费加至$6,城隧则调低至$3,藉以吸引驾驶者改行新路,行政局则在一片争议声下通过新收费架构[9]。城隧通车一年后,收费增至$5[10][注 1],维持至今。城隧自通车以来,一直都是往返沙田区收费最便宜的行车隧道。

城隧通车前,九巴已营运数条线路来往沙田至荃湾等地,但须绕经狮隧、龙翔道呈祥道。新隧道通车后,九巴随即开办45X秦石荃湾码头,已取消)、46X(秦石至荔景(南),现为显径来往美孚)、47X禾𪨶葵盛(东),现为秦石来往葵盛东)和48X(禾𪨶至荃湾码头,现为禾𪨶来往湾景花园),来往大埔富善至荃湾码头(现改为来往荃湾如心广场)的73X改道,并取消途经狮隧的4848A[11]

运输署起初禁止新界德士红色小巴使用城隧的做法惹来业界不满,司机们曾透过慢驶游行和强行闯关等方法抗议。商讨多时后,当局终愿意放宽新界德士的禁令,但却遭到市区德士团体的强烈反对[12]。最终两大德士团体和运输署达成协议,新界德士可驶进城隧,但不可绕经大涌桥路火炭路,措施在1992年4月底生效[13]

2012年城门隧道平均每日行车量为48,887架次[14]而此隧道原有的交通资讯显示系统和车速限制显示屏,已于2013-2014年分阶段更新并投入服务。

2017年7月23日城门隧道成为全港首条隧道推出“停车拍卡”式电子缴费系统,接受八达通Visa payWave、感应式Mastercard银联闪付[15]

Remove ads

巴士转换站

为解决巴士线路迂回的问题,九巴在1991年初提出在收费广场兴建转车站,借此重组城隧巴士专用道[16]。最终城隧转车站在1991年5月25日投入服务,途经城隧的巴士专用道会于此站实施分段收费,让转车客可享低至免费的车资优惠。

城门隧道巴士空调化计划

转车站启用后,由于提供换乘优惠,限制了巴士线路的用车。当中巴士线路不能提供非空调与空调巴士混合服务,一转便要全空调,而且全部线路要同时尽快转,加上当时空调巴士仍未普及,因此所有巴士线路(当时除假日线263278X外,该两线当时双向皆需要补差价)均曾只提供全非空调巴士服务。虽然市民不满隧道内的空气质量,但城门隧道巴士空调化计划在2000年代初才开始实行。

不过首条以空调巴士行走的城门隧道巴士专用道,却不是当时全日行走的线路,而是1991年6月30日开办的263R线,往来沙田市中心屯门市中心,只于假日行走(该线已由2002年7月28日起改为每天全日服务的263线,来往沙田火车站屯门市中心)。

1996至1997年间,九巴因应当时沙田区议员否决城门隧道巴士空调化计划,开办以下三条以空调巴士行走的晨早特别线:

其中278P因乘客量大增,最终于1998年11月1日提升至每天全日服务的的278X线,随后空调巴士开始普及,最终令到城门隧道巴士空调化计划展开,在2000年9月开始实行,首条改为全空调服务的全非空调城隧巴士专用道为73X线。

城门隧道巴士专用道由非空调巴士服务直接改为全空调巴士服务的整个计划,在2001年6月10日随47X线改为全空调服务而完成。

Remove ads

使用情况

更多信息 年份, 双程合计 ...
历年交通流量[17]
Remove ads

重大事故

1991年6月23日,一批匪徒在大埔打劫金行后劫持两架德士逃走,至城门隧道沙田入口被警员截停,匪徒向警员开枪并逃入隧道一带山区。警方需封闭隧道,并调动大批警员及皇家香港辅助空军直升机搜捕匪徒。警方当晚在大围香粉寮山一带拘捕该批匪徒[18]。翌日,警方继续在城门隧道入口附近,搜查剩余赃物的下落[19]

1994年9月19日早上八时许,一辆73X巴士行经隧道时引擎突然起火,隧道内的抽风扇被指是加剧火势和浓烟蔓延的元凶,合共导致27人不适送院[20]

1995年12月3日,一名男子驾车载同四岁的儿子驶往沙田入口附近时,一块巨石从前方一辆泥头车跌出,直飞击毁其座驾挡风玻璃﹐男童被碎石重击头部﹐送院后证实不治[21]

1998年6月15日,一辆开往荃湾方向的九巴48X线巴士在早上七时许,驶经转车站时引擎突然冒烟起火,逾百名乘客争先恐后逃生,其中一名上层乘客更跳车跌伤左脚[22]

2003年6月18日,一名P牌自用车司机疑因误踏油门误入自动缴费通道,一时错乱下铲上巴士转车站,其中一名候车男乘客被活生生夹死[23],肇事司机最终判囚5个月[24]

2007年6月26日,城隧荃湾出口附近发生1死17伤车祸。一辆货车和自用车先轻微碰撞,两车司机驶往路边停下谈判时,尾随而至的专线小巴收掣不及撞向两车,其中自用车男司机不治[25]

2012年4月27日,贯通荃湾及沙田的城门隧道发生火警,一辆货车疑机件过热,在管道自焚及轻微爆炸,大量浓烟充斥管道,约50辆汽车被困包括10辆巴士,逾千人慌忙逃生。期间隧道封闭往沙田管道达一小时扑救,交通陷于瘫痪,最终由交通督导员许成行先生及林晓辉先生将火救熄,由荃湾及沙田出入口车龙长达1.5公里,事件中无人受伤。

Remove ads

历年收费

更多信息 生效日期, 划一收费 ...

由2023年5月21日起收费广场的人手及自动收费亭已被不停车缴费服务“易通行”取代,所有已开立缴费账户及贴上收费贴的车辆,可直接通过隧道并缴交隧道费。

途经之公共交通服务

注释

参考文献

Loading content...

外部链接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