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基督教会协和书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华基督教会协和书院 The Church of Christ in China Heep Woh College | |
---|---|
![]() 中华基督教会协和书院西南面 | |
地址 | ![]() |
类型 | 津贴中学(主要教学语言为英语) |
宗教背景 | 基督教 |
隶属 | 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 |
创办日期 | 1969年 (蒲岗村道校舍1970年) |
校监 | 高一村先生 |
校长 | 吕浩荣 先生 |
职员人数 | 63人 |
学生人数 | 811人(2023-2024年学校年度报告) |
校训 | 尔识真理,真理释尔 When you know the truth, the truth will set you free. |
分院 | 碧卢、廖奉灵、罗莉、施礼嫦 |
学校网址 | http://www.ccchwc.edu.hk/ |
![]() |

中华基督教会协和书院(英语:The Church of Christ in China Heep Woh College,简称协和书院;原名为中华基督教会基慧中学)由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管理,位于九龙蒲岗村道171号,是香港一所政府津贴男女中学。
校政管理
- 历任校监[1]
- 1970年至1973年:潘顿 牧师
- 1973年至1984年:汪彼得 牧师
- 1984年至1985年:李清词 牧师
- 1985年至1988年:郭乃弘 牧师
- 1988年至1993年:翁珏光 牧师
- 1993年至1995年:吴振智 牧师
- 1995年至1997年:胡丙杰 牧师
- 1997年至2000年:陆辉 牧师
- 2000年至2003年:张黄韵瑶 女士
- 2003年至2009年:黄成荣 先生
- 2009年至2015年:陈应城 先生
- 2015年至2021年:岑国欣 先生
- 2021年至今:高一村 先生
- 历任校长[1]
- 1970年至1984年:邱何恩德 女士
- 1984年至1992年:郭梁坤城 女士
- 1992年至1994年:苏义有 先生
- 1994年至2009年:林绮华 女士
- 2009年至2024年:朱启荣 博士
- 2024年至今:吕浩荣 先生
校史
于1911年,美国传教士碧卢夫人(Mrs. Lear Bigelow)于广州创立“协和”,首创幼稚园及幼稚园师范班,开拓中国幼儿教育之先河。1947年廖奉灵校长和美国传教士施礼嫦女士来港设校,校址位于九龙塘根德道22号。1952-56年间校址由根德道搬到亚皆老街,至1960年小学部搬往太子道。至1971年获政府拨地,协和书院正式迁入蒲岗村道新校舍。校舍于1971年荣获“东南亚学府设计奖”,及后至2006年,校舍新翼大楼落成,为学生提供设备更完善的学习环境。所属组别:1B。
办学宗旨
秉承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透过学校,传道服务”的精神,贯彻启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德、智、体、群、美、灵六育,达至“进德修业,荣神益人”之目标。
历史
年份 | 事件 |
---|---|
1911 | 美国碧卢夫人(Mrs. Lear Bigelow)于广州西关创立慈爱保姆传习所(协和幼稚园),致力幼儿教育工作。 |
1921 | 广州市西买地五十几亩起校舍,增设小学部。 |
1931 | 中华基督教会广州协会加入赞助,廖奉灵硕士出任校长,并向政府办理立案,改办为中学,定名协和女子中学校,校训是“尔识真理,真理释尔”。 |
1947 | 校长和施礼嫦女士来港策划设校,租用九龙根德道22号作校址。 |
1956 | 协和女子中学校获美国长老会捐助40,000元于西洋菜街买校舍。在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总干事汪彼得牧师的协助之下,向政府取得太子地段建立中华基督教会协和小学。 |
1969 | 小学部转为津贴学校。同年,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获政府批出慈云山地段50,000多呎筹建新中学,命名为中华基督教会基慧中学,并暂借协和小学开办首届中一及中二,共六班[2]。 |
1970 | 为纪念协和女子中学校,基慧中学改名为协和书院[3]。 |
1971-1979 | 中学部搬入新校舍,校舍曾经获东南亚学府设计奖 |
1999 | 按教育统筹局(今教育局)语言政策标准,该校被评为英文授课中学。 |
校歌
该校与其区会学校的校歌不同,加上该校以英文为教学语言,因此校歌源用英文版本。该校校歌共有5节,每节旋律皆是一样,惟歌词有所不同。
- Heep Woh, our name, we gladly sing until the rafters ring
- With pride and grace we bear this name, with pride and grace we bear this name
- To add unto its fame, to add unto its fame
- In old Canton Heep Woh began, by serving God and man
- And from its teaching of virtue, and from its teaching of virtue
- came people trained and true, came people trained and true
- Our aim to learn and then to serve, with joyfulness and verve
- So, help us God through Thy great strength, so help us God through Thy great strength
- To do this every hour, to do this every hour
- United thus in name are we, and through our pledge to be
- United too in heart and mind, and long may live our heart and mind
- For service to mankind, for service to mankind
- So long may live the name Heep Woh, Forever and evermore
- And long may live our unity, united, too, in unity
- In love and service free, in love and service free
校徽
中华基督教会协和书院隶属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校徽设计基本上与其他的区会学校相类。校徽样式源自区会第一所直属中学中华基督教会何福堂书院,1963年首任校长吴荣恩博士发起校徽设计比赛,最后校徽样式由两位参赛同学合并而成。
学校设施
该校设有:
- 礼堂
- 课室31个
- 实验室5个
- 图书馆
- 音乐室
- 视觉艺术室
- 多媒体教学中心3个
- 教学资源中心
- 校园电台制作室
- 多用途礼堂
- 英语学习中心
- 数学学习中心
- 地理及综合人民学习中心
- 会议室
- 学生活动室
- 文物室
- 自修室2个
- 广播室
- 雨天操场
- 有盖饭堂
- 学生会室
- 领袖生室
- 辅导生室
- 四社活动室
授课形式
该校曾经以“星期制”授课,但该校于2013-14年度改以“循环制”授课,以免因公众假期而令部分日子的课堂时数较其他的少。另外,该校是一所英文中学,大部分科目采用英语授课,中国语文科、中国历史科、中国文学科、健康管理与社会关怀科、生命教育科、普通话科等科目除外。
课外活动
该校学生活动较为多元化,设有超过50个学术推广、兴趣小组、制服团队、社区服务小组及体艺学会举办的活动供学生参加。除学生自发组织的学会活动外,该校各科组均积极鼓励及培训同学参加校际及国际比赛,以扩阔视野,增强自信。
学校组织
- 领袖生队于1970年成立
- 学生会于1970年成立
- 辅导生队(Guidance Prefect Team)于2002年成立
- 家长教师会于1993年成立
- 协和书院校友会于1993年成立
- 中华基督教会协和堂于2002年成立
公开考试佳绩
中华基督教会协和书院是于历届的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曾出产“7科5**状元”(在甲类科目中至少3个选修科及4个核心科获得5**成绩)的40间学校之一。截至2024年,共有1位。[4]
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状元
著名/杰出校友
注释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